2011-08-28

天團來了!柏林愛樂11月登台



我明天就要搶票了

晚點要麻煩在MNA上班的學生幫我

才不會錯失好位置



邱祖胤/台北報導

中國時報【邱祖胤/台北報導】



柏林愛樂管絃樂團十一月將由英籍指揮賽門.拉圖(Simon Rattle)領軍來台,演出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及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等超大編制的樂曲。

這是繼二○○五年柏林愛樂首度來台造成轟動後,這支世紀天團的第二次台灣行。



柏林愛樂擁有一二○年歷史,上個世紀歷經福特萬格勒、卡拉揚、阿巴多等天王指揮的磨練,

成就難以超越的演奏技術及豐富音響,與維也納愛樂管絃樂團齊名,是許多樂迷期盼以久的聲音。



今年是馬勒年,拉圖從去年八月開始就帶著柏林愛樂巡迴全球演出所有的馬勒交響曲。

拉圖十二歲時因為聽了馬勒第二號交響曲,立志朝演奏家之路發展,馬勒對他而言意義非凡。



柏林愛樂成立於一八八二年,十九世紀由畢羅(Hans von Bulow)奠定深厚基礎,將樂團推上一流地位,

著名作曲家如布拉姆斯、馬勒、柴可夫斯基、理察.史特勞斯都曾擔任客席指揮。



一九二三年福特萬格勒(Wilhelm Furtwangler)擔任指揮達卅二年,他強化樂團的深度與張力,

讓樂團成為德意志文化的象徵,貝多芬、布拉姆斯等經典曲目,透過福特萬格勒及樂團的演出定於一尊。

一九五五年卡拉揚接手後,除了持續精進樂團的演出及音色,更透過大量的錄音技術,將樂團推向另一個里程。



一九八九年卡拉揚過世,由義大利阿巴多擔任指揮,二○○二年由拉圖接任。拉圖為樂團注入全新風格,

不但大量拓展樂團在德奧傳統外的曲目,每年更邀請一位當代作曲家為樂團創作新曲。

二○○五年訪台便演出作曲家阿德斯(Thomas Ades)的作品《庇護所》(Asyla),今年則將帶來作曲家細川俊夫的協奏曲《花季》。



柏林愛樂的強項是德奧傳統曲目,拉圖的強項卻是現代曲目,兩個組合長達十年的磨合所產生的火花,

一直為樂迷津津樂道。這次來台他帶來馬勒第九號交響曲以及布魯克納的第九號交響曲,

可以見到柏林愛樂的德奧渾厚聲響,以及拉圖的活力與巧思。



二○○九年柏林愛樂正式推出「柏林愛樂數位音樂廳」(Digital Concert Hall),

以精緻專業的錄音與數位技術,將音樂會放到網路上實況轉播,之後並採取收費機制,

這是柏林愛樂的創舉,同時宣告古典音樂會邁入新的時代。



其實,柏林愛樂二○○五年首度訪台,當年那場演出曾同步舉行戶外轉播,

廣場上數萬樂迷的熱情讓拉圖與樂團團員深受感動,啟發了柏林愛樂後來創設數位音樂廳的想法。

台灣樂迷可能作夢也沒想到,這項跨世紀之舉,自己也有一份功勞。



柏林愛樂將於十一月十八日演出馬勒第九號交響曲,十九號演出拉威爾《小丑的晨歌》、

布魯克納第九號交響曲以及《花季》,地點都在台北國家音樂廳。

票價TICKET

2400(學生票) / 3600 / 4800 / 6000 / 8000 / 10000 / 企業贊助券

2011-08-23

【TSO】阿依達 在台北



台灣史上規模最大的歌劇「阿依達」來了!

從埃及到台北。

北市交年度鉅作,盛大華麗的威爾第歌劇《阿依達》,

將帶領我們回到一百五十年前的義大利,

當威爾第的筆尖劃過琴譜,勾勒出遙遠神秘的尼羅河畔,

一段哀傷而糾結的三角戀情,無法改寫的悲劇命運,

正在悄然上演。那些愛情的甜美和傷痛,那些眼淚,

歷經千年輪迴,竟還讓人感覺如斯熟悉。

北市交邀請世界第四男高音里契特拉領銜演出,搭配法國第一流的音響團隊,

並將羅馬Caracalla露天劇院實景,

與傳自一九二四年的骨董戲服原封搬移來台。

以及精緻的埃及造型,集結全球最頂尖的製作團隊,

要讓台北全面交響阿依達。



Caracalla露天劇院可容納近萬人,二○○八年演出的「阿依達」版本,

巨型布景道具甚具規模,包括高達八米(約兩層樓半)的柱子與神廟、

沙漠場景,將全數置入小巨蛋,原汁原味呈現「阿依達」原景。

擔任技術總監的資深劇場設計王孟超表示,

國內劇場布景最高約六至七米,此次設計等於挑戰小巨蛋的極限。





作曲家威爾第歌劇經典作品「阿依達」以浩大場景著稱,

多年來傳唱不斷,北市交曾於一九八八年與一九九五年演出兩次。

今年十月在台北小巨蛋登場的最新製作,比照國外演出規模辦理。





「阿依達」另一吸睛特色是富麗考究的戲服。

這次登台戲服為一九二四年所設計的經典款式,精細的手工如今已不復見。



「阿依達」將於十月二十三日及二十五日於台北小巨蛋演出,

將於八月十九日開始售票,購票請洽兩廳院售票系統。









▇ 活動日期:2011/10/23、10/25

▇ 活動地點:台北小巨蛋

2011-08-15

香港快樂遊2011--半島酒店



這次到香港玩
走的是輕鬆路線
邊玩邊逛
住在半島酒店



 


整個氣勢就是不一樣
地點位置很方便
就在尖沙嘴地鐵旁
要去港口看夜景也非常方便
要到海港城逛走路就到


 

房間很大
一般香港的飯店空間都較小
每個人想法不同
如果只是想血拼
住哪個飯店倒是都無所謂


 

進門的迎賓水果
每天都會有
 


 

優雅古典的佈置
這沙發很舒服
我和大餅常坐在這邊討論行程還有看電視
 


 

浴室有乾溼分離
可以快樂的泡澡
每天都會補充沐浴用品
 

 

淋浴間空間不算大
這邊也放置了一份沐浴用品

 
 
很貼心
連浴袍也準備了
很有質感


 

大廳不僅氣勢磅礡
而且古典優雅
現場有簡單的樂團演奏
很不錯
 


 

這幾天早餐我跟大餅都在大廳用早餐
睡得飽飽
吃的飽飽
一坐下服務員馬上送上半島經典紅茶或咖啡


 

看著晶亮的器盤
心情真好

 

早餐不是自助式
真材實料的水果

 

香脆的玉米片
加上有機豆奶
有很多種類可以自己選


 

 超好吃的法國吐司
濃濃的蛋香
回味無窮

 

大餅點的和我不同
他喜歡碎蛋

 

烤的金黃的土司配上紅茶
聽著音樂
放鬆不少
感覺自己不是在擁擠的香港



 

2011-08-10

Anne彈奏Brahms Rhapsody op.79 No.2



待會又要上工撿破音
還好我已經在七月玩了一趟
不然還真哀怨阿
趕快利用這空擋跟大家分享學生上課影音



2011-08-07

你每天應該練多久的琴?




這篇文章和大家分享

寫的非常好
范姜毅facebook引用
剛好逛到學姐部落格

謝謝學姊借我引用 



學生常會問到底要花多少時間練琴


透過這篇文章應該會更清楚知道

花"多少"時間完全看自己練琴是否有效


就像我常在上課時說的


不要像機器人一樣練琴


你的耳朵還有大腦有在注意嗎?


請好好消化這篇文章
如果能在練琴時候確實執行
那才是有效率的練習


 


How Many Hours a Day Should You Practice? / 你每天應該練多久的琴?


by Dr. Noa Kageyama (中文翻譯 : 我的FB好友、音樂人 Robin Mok / 校訂 : 范范)




2小時? 4小時? 8小時? 12小時?


練多久才夠呢?


真的有練太多這種事情嗎?


是否真的有一個最佳的練習時數呢?





演奏家們怎麼說


有一些20世紀偉大的藝術家們曾經分享過他們對於這問題的想法. 我曾經讀過一本魯賓斯坦訪談錄
(也或許是霍洛維茲 — 我不太能記得是哪一位了),
在那本書中大師提到沒有人應該一天練習超過四小時,
也就解釋說如果你一天練習超過四小時, 你可能用錯方法了.


其他偉大的藝術家們也表達了相同的看法. 據說小提琴家 納坦.米爾斯坦有一次問他老師 雷奧帕.奧爾他一天該練多久.
他老師回答 :  ”如果你用你的手指練琴, 永遠都練不夠的, 如果你用你的大腦練琴,兩小時就足夠了”


海飛茲也指出, 他從不相信要練很久,而且過度的練琴就 ”如同練得很少一樣糟糕”.
他說他平均一天練琴都不超過三小時, 而且他在每一個星期天都完全不練琴. 你知道的,
這並不是什麼壞主意 — 我的其中一位恩師 唐納.魏勒斯坦曾經一度建議我設定一周24小時的時間完全不碰樂器.




心理學家們怎們說?


當這說到專業知識的理解以及專業領域的時候, 心理學家 K.安德斯.艾利森博士或許是世界上最頂尖的權威.
 他的研究建立在 ”十年規則” 以及 ”一萬小時規則” 的基礎上.  也就是說,
這至少需要十年以及/或一萬小時的謹慎練習才能在任何知識領域中達到專業表現水平.
在這狀況下音樂人常常得花將近25年才能達到國際菁英的水準.


請注意, 真正的關鍵不是所需練習時數的多久而是所需練習的方法來達到專家表現水平.
換句話說, 就是用任何非捷徑的舊方法土法煉鋼練習.




無意識的練習


 你有聽過別人練琴嗎? 對於這問題, 你有認真聽過自己練琴嗎?
給你自己錄音, 記錄自己一小時的練習, 然後去校園中散散步去竊聽別的琴房中同學的練習,
 或是叫你學生在上課的時候假裝他自己在家一樣的練習.
你觀察到什麼了嗎? 你將會注意到絕大多數的人練琴是在無意識狀態,
無論是從事簡單重複 (“練習這樂句10次”或是”練習這曲子30分鐘”),
或是使用如同飛機電腦自動駕駛練習(那就是當我們彈奏這曲子直到聽見我們不順耳的部分就停止,
然後又重複該樂句練習一直到它聽起來順耳,
 然後又恢復彈奏整首曲子一直到我們下一段聽不順耳的地方, 然後又開始重複先前的那道程序一次又一次.)




這種無意識狀態練琴有著三大重要問題 :


1. 根本就是浪費時間


為什麼呢? 原因之一就是這種方法所產生的練習效果非常有限. 這也就是為什麼我們練一首曲子好幾小時,
好幾天甚至好幾星期後都感覺不到自己有太多進步的原因.  更糟糕的是,
你在這種無意識狀態練習中實際上給你自己挖了一個陷阱跳進去.
因為這種練習模式會加強你不想要的壞習慣跟錯誤,
說白點就是讓你自己未來持續被搞砸.
這會讓你將來要改正這些不良習慣更加的困難 — 也就是說你事實上只是增加未來需要改正自己惡習跟怪僻的練習時間.
我曾經與一位薩克斯風教授共事過, 他總是愛跟學生提醒說 ”
練習未必會更加完美,練習但卻只會製造永久(的習慣)."



2. 它讓你更沒自信


此外,用這種方法練習實際上傷害你的自信心.
因為你內心的一部分發覺到你自己並不真正知道該如何持續的製造你所要的結果,
就算你能透過這種無意識練習建立起相當高的成功率來彈奏最困難的樂句片段,
並且在每五次嘗試中可以掌握三到四次彈對,
你的自信心並不會因此而增加多少. 真正的舞台上自信來自於: a) 十次彈十次確切掌握 b)知道彈對不是偶然, 但卻可以用自己的思想正確駕馭,
因為最重要的是 c) 你會很精確的知道你為什麼能掌握或是失敗 ---
換言之, 你確切的知道要怎樣從技術的角度切入來讓這樂句每一次都完美的被彈奏.



一開始你或許無法每次 都能彈的完美,
但是這時候練習就有他的目標存在了. --- 加深這些好的彈琴習慣直到他們蓋過不好的壞習慣.
這有點像是在試圖培養出好看的草坪, 而不是打一場永無休止對抗雜草的戰爭,
你的時間更應該培養在好看的草種, 並且隨著時間的推移把雜草擠出去這塊草坪.



這邊的大問題是 : 我們嘗試無意識的練習最終嘗試有意識的演奏 --- 這不是一個成功的方程式. 
回想一下這篇文章,你是否有當你走到舞台上時嘗試將自己大腦轉變成超級左腦分析模式的傾向呢?
 恩, 如果你大部分的練習都是無意識狀態下完成的,
你還是無法如何真正知道要怎樣將曲子彈的盡善盡美. 當你大腦突然轉變成 ”全意識模式” 的時候,
你最終就會被自己嚇壞了, 因為你不知道該給你大腦甚麼指令去做.



3. 它是冗長無聊又乏味的


無意識練習是很討人厭的雜務. 音樂有可能是一個單一技巧為基礎的活動,
其中練習目標是時間單位來衡量.
我們大家都有過一種老師叫我們回家練習特定樂句練個N次或是練習N小時對吧?
我們所真正需要的是更明確的最終目標,譬如練這樂句直到它聽起來像是______,
或是練習這一樂句直到你能弄清楚如何讓它聽起來像是_____.
不管怎麼說, 我們花多少時間練某個東西並不重要,
重要的是我們知道該如何產生我們要的結果以及如何根據自己的意識持續的做到那樣.





謹慎的練習


什麼是謹慎的練習, 或是全意識的練習?
謹慎的練習是一種有系統, 高度思想組織的活動,
 或者說科學性的活動. 那是一個有個清楚練習目標以及前提,
充滿積極意識的試驗過程活動來取代盲目的試驗和錯誤, 小提琴家 保羅.坎特曾說過, 練習室就如同實驗室一樣,
在那裡人們可以自由地發揮不管是音樂性或是技術上的不同想法,
看看有什麼成分結合產生的結果是你所期待的. 謹慎練習通常都是緩慢的,
通常只涉及到你彈奏曲目當中很小又非常具體部分的重複而不是只是把整首彈奏過一遍.
(例如鑽研在你獨奏開始的那些音符, 讓音樂確定聽起來會說話就如同像你想要的那樣,
而不是把整個開頭片段都彈完) 謹慎練習也涉及到監控一個人的表現
 (即時的監控, 但也可以透過錄音達成),不斷的尋找新方法來改善 .
這也就是說真正的去聽到底發生了什麼, 因此你可以自己告訴你自己到底哪裡出錯了. 



舉例來說, 第一個音符是否音偏高了? 或是音偏低了? 太大聲? 太小聲? 太粗糙?
太短了? 太長了? 或許說這音樂起奏的音符音偏高以及太長了.


恩, 到底是偏高多少? 高一點還是高很多? 實際音符到底比你原先要的長出多少?
你要幾次起奏呢? 好的, 音符音是有點偏高, 需要更清楚的起奏來符合樂譜上標記.
那麼為什麼音符音會偏高呢? 你做了些什麼? 你需要該做些什麼以確保音符音每次都是準確的發音呢?
你要怎樣確定那音符長度是你所要的? 你又怎麼獲得一個連貫清楚的起奏,
並且用正確的風格來演奏這些音符呢?


現在讓我們想像你已經錄下所有這些聲音並且聽著剛剛最後一次聽起來的音響效果.
這些小細節成分所構成的組合是否能給你希望的結果? 換句話說,
是否這些小細節成分的組合能讓你最有效的傳遞氣氛或是你想傳達給聽眾的情感想法?
 很少音樂家願意花時間停下來分析問題出在哪裡, 為什麼問題會發生, 以及他們該如何永久的修正那些錯誤.




我每天該練幾小時?


你將會發現謹慎的練習是個非常耗費精神來集中一個人全部的注意力來進行的事情.
當下練習超過一小時的坦白說實際效率低的可以,
不管是精神上或是情感上的負擔都已經超過極限.
更別說那些專業的人們一天練上超過四小時更覺得困難了.



  • 五個更有效練習的關鍵

1.練習時間長度


讓每次練習時間限制在你可以集中精神的能力範圍內. 對於較年輕的學生來說大概10~20分鐘, 對於較成年的大約在45~60分鐘左右.


2.練習時間


掌控記錄下你每一天最有精神的時刻. 這有可能是早上, 或是午餐前不久的時候或是其他時刻. 在這精神最旺盛, 思緒最清楚的時候練琴.


3. 練習目標


試著用練習簿記錄下你的練習目標以及你在練習中發現的事情. 進入練習目標的範圍關鍵就是持續的努力,
有著明確的意圖方向. 換句話說就是要有清楚的想法知道你自己要產生怎樣的聲音,
或是你想要製造的特定音樂語句, 或是一個特定的發音, 音高等等, 並且能夠持續穩定的執行.
當你慢慢理出頭緒時. 把它寫下來. 當我開始更有意識的練琴時,
 我開始在練習中學到更多東西, 如果不寫下來我甚至會忘記.


4.更聰明而不是更努力的練習


有時候如果一個特殊的樂句並不是我們所希望的那樣彈奏出來, 那可能只是我們練得不夠多,
需要更多時間. 但是當我們不需要更努力的練習時,
我們需要一個完全不同的策略或是技術來完成.
我記得我曾跟帕格尼尼24首奇想曲左手撥奏變奏的部分博鬥時,
我曾經很沮喪因此更加努力的練琴試圖讓音符說話, 結果卻換來手指疼痛發炎,
甚至有的還流血. 我這時候發現我得要用個更聰明更有效的方法來完成我的目標.
固執的保持在同一個策略以及技術讓我完全無法發揮效果, 我強迫自己完全停止練習這一段,
我用了一天時間去集思廣益試圖找出解決問題的不同方法,並且把它們寫下來並且嘗試.
 當我才正要開始試驗這些方法的時候我想出了些有希望的解決方法,
 經過了一星期後我終於解決了問題. 當我上課拉奏給老師聽的時候, 他感到驚訝問我是如何讓音符這樣清楚發音的.


5.解決問題的模式


這六個解決一般問題的解決模式概述如下(摘自網上的各種問題解決過程).


1. 定義問題(我想要這音符 /樂句聽起來怎樣?)


2.分析這個問題(這是什麼導致它聽起來像這樣?)


3.確定潛在的解決方案(有什麼我可以調整,使它聽起來更像我希望的樣子?)


4. 測試可能的解決方案,選擇最有效的(什麼樣的調整聽起來效果最好?)


5.實施最佳的解決方案(讓這些改變更持續永久)


6.觀察執行情況(做這些改變是否繼續產生我要的結果?)



或更簡單不過,看看這個 丹尼爾.科利的的天才密碼模式 1. 挑一個目標2. 想辦法去達到它3. 評估自己跟目標之間的差距4. 回到步驟一.




不管是讓自己的技術盡善盡美, 或是試驗不同的音樂性想法都不打緊, 任何只要是可以更聰明的,

更有系統的的積極想法及明確的目標都可以減少無效的練琴時間.



畢竟, 誰要整天躲在琴房內練琴? 進去, 做完, 然後收工趕快回家 !


2011-08-02

台灣鋼琴檢定之比較



指導學生參加鋼琴檢定已經有十多年經驗,
在台灣最知名的還是山葉檢定和皇家檢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