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1-02-20

給琴童家長的一封信




給琴童家長的一封信

教學論壇(本文轉載自2009.11.11大陸音樂周刊音樂教育版; 陳澄雄 教授推薦)




作者:顧禮儉



作為一位從事多年鋼琴教學的老教師,

最近連續聽了幾個孩子的演奏,覺得有話要說。

因為孩子還小,考慮到他們的自尊心和接受能力,

這些話還是對家長說比較合適。



第一個問題是手指基本功:

幾個孩子幾乎每個手指下去就會伴隨手腕下壓。

這樣的彈法是不正確的,

手腕下壓對聲音的飽滿(俗稱“響”)無效,

突然增加動作負擔,勢必影響快速彈奏。

這個毛病造成的原因,

是手指站穩的基礎未打牢固時,

就接觸快速跑動,出音“虛”,

得不到飽滿的顆粒性,

為了讓聲音“響”,就壓手腕。

而壓手腕無效,

手腕的力量是通過手指傳到琴鍵上的,

手指沒有站住,

手腕就無用武之地,

手腕的多餘動作只會增添彈琴之“累”。

此病在其右手尤明顯,

即因右手跑動多,

而左手奏和弦居多常幾指並用。



根本的癥結還是在於追求學琴進度,

拔苗助長了。

琴技與投入練習的時間直接關聯,

鋼琴家趙曉生曾用燒開一壺水需要多少時間來比喻學好鋼琴的時間投入,

雖然我們並不想當鋼琴家,

但道理一樣,

沒有相應的時間投入就達不到相應的鋼琴水平。

有個孩子學琴一年有餘(就算一年半吧),

就考過5級,

即使小學高年級大孩子一般也達不到這樣的進度,

除非考官放寬尺度。

放寬尺度,好心的出發點是保護琴童的積極性,

不好心的出發點往往涉及經濟利益。

所以;考級這件事,

基本上針對不懂音樂的家長,

懂音樂的人不必問你考了幾級,

只要聽你彈琴,就知道你學的怎麼樣。



以考級中的音階基本功為例,

級別越高,要求連續彈奏的組數越多,

速度越快。要追求高級別,

就不得不超越自己的手指能力而過早快速跑動,

結果是欲速則不達,一手毛病。

樂曲彈奏也一樣,

音階式進行是鋼琴音樂最基本的元素,

音階彈不好,樂曲想好也難。



現在怎麼辦?藥方呢?

建議這一年不要再考更高級別了,

回過頭來,將由於時間不夠而沒能到家的功夫逐一補上,

從手指練習開始,

到音階、琶音的基本功,

到該彈而未彈、少彈的練習曲,

甚至包括以前沒應考的一級、二級、三級、四級的考級曲目

都扎扎實實、不折不扣地通關。

特別重在扭轉手指站立不穩的毛病,

要從原位的五指練習慢速開始,

逐漸有選擇地加入哈農條目;

音階要從預備練習開始,

再一組二組三組地慢慢加大難度。

要把簡單的小曲子彈得好聽,

一定要在簡單好聽的小曲子中找到彈琴的樂趣,

然後循序漸進地提高小曲的難度。

同時注意培養孩子正確的聲音觀念和音樂觀念。



第二個問題是忽視背奏。

小孩子有機械記憶力,所練曲目不複雜,

是背奏的有利條件,一開始就強調背奏,

今後即使曲目漸漸複雜,也不會害怕背奏。

背奏能調動起視覺上對讀譜的記憶,

聽覺上對聲音效果的記憶,

以及肢體動作上對運動習慣的記憶,

可以積累對鋼琴音樂的認知,

鞏固提高鋼琴技術能力。

背奏是提高音樂記憶力的有效途徑,

而音樂記憶力恰是音樂素養的重要指標。

所以,背奏對學琴這件事本身乃至通過彈琴開發智力,

都有重大意義,可惜被很多人低估了。

不能背奏,就像小時後聽說的“熊媽媽掰玉米棒子”的故事,

左胳肢窩一個,右胳肢窩一個,

辛勞了半天,最後收穫的僅有2個!

不能背奏,孩子就會喪失各種即席表演的機會,

也就失去了許多得到掌聲鼓勵的機會。

不能背奏,往往不利於養成自我傾訴和深入揣摩的好習慣,

而這個習慣恰恰是走向自學的重要一環。

我看到許多孩子說說是考過了7、8級,

但每個曲子都是老師手把手指導下“牛牽馬絆”地通過,

最後遲早得離開老師,而離開了老師竟什麼都彈不了。

不是他不知道譜上哪個音在鍵盤什麼地方,

而是他看不出樂句、樂段乃至整個樂曲是怎麼回事,

這樣的學琴全然失敗。

當然,培養自學能力是另一個獨立的課題

但起始時即強調背奏無疑大有益處。



我還想說教師們寧可將大把大把的時間用於聊天,

而沒有興趣練琴,

更疏於鑚研業務。

我想提醒家長們,

認為你們花了錢把孩子交給了老師,

就可以坐享其成地讓老師交還一個人才,

這是錯誤的,也是不可能實現的。

為了自己孩子的成長,家長必須付出辛苦的勞動;

為了孩子學琴,家長完全有理由親身實踐,先行一步。



......................................................



很不錯的一篇文章

在目前台灣的音樂教育

也是有一堆家長和老師"逼迫"孩子要參加檢定

為了參加這檢定

一大堆時間都在練習考曲

反而忽略掉手指基本功

表面上一級二級三級這樣考

看似不錯每年都有進步級數

但是這真的代表什麼嗎

只不過拿張證書安慰家長罷了






光看彈琴的手型和模樣

大概就知道這孩子功力

所以通過山葉五級四級或什麼皇家八級

國際鋼琴檢定....等等考試

的確令人高興

但是請記得一件事情

千萬不要硬練來考試

考過就應該要有這樣的實力

並且要持續練琴

保持自己的彈奏水準

那才對得起這張證書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