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06-03

孩子練琴時之十項家長千萬不要做的事情


小小孩子學琴是很需要鼓勵的
現在孩子少



有些家長會將所有注意力和重心都擺在這孩子身上
說實在的
孩子承受的壓力也不小

有的孩子學琴才幾週
家長就已經迫不及待希望他能彈些名曲
呵呵
哪有這麼快啊
打好基礎慢慢來是多麼重要
要是在練琴過程中用錯方法
只是會提早結束孩子的音樂之路
孩子需要老師和家長的督促
好好幫孩子安排好練琴時間
陪練的時候適時給予鼓勵
並且注意下面這文章提到的十項"家長千萬不要做的事情"
我的學生家長們多少應該都曾聽我提過
(除了孩子學習狀況穩定當然我就不必多說)
遇到孩子有學習上問題時
我多會在下課時跟家長聊聊
分享一些經驗和練習方法
相信孩子學習過程有爸媽的陪伴和分享
一定會更快樂
也能有正確的學習態度
當然也就能彈奏出悅耳的琴聲囉

2013.1月補充一下
這十點不一定適合所有孩子
家長還是得視情況調整
最好是和老師聊聊孩子在家練琴的狀況
聽聽老師給的意見
畢竟有的孩子被動
常規或者是規律的練琴習慣還沒養成
適度的約束和嚴格要求絕對是需要的喔

孩子練琴時之十項家長千萬不要做的事情


一、不要包辦代替。現在孩子彈琴,
家長像伺候什麼似的:忙著打開鋼琴,放樂譜等,
應該從小培養孩子“自己的事自己做”的良好習慣。

二、不要線上譜下寫簡譜或音名。剛開始是慢些,慢慢就好的。實踐證明,孩子在識譜初期,就需要“逼”一下,方能熟練。

三、不要急於指導。練習中,如發現彈錯了音,或指法不對,
應讓孩子停下想一想,看錯在哪裡;
遇到技術難點也讓孩子思考一下,動動腦筋想想辦法,
不要一個勁的死彈。要他未發現或解決不了時再進行指導。急於說明會養成依賴性。

四、不要斥責。打罵。家長不能急噪,要知道孩子也想把琴彈好。有一點差錯就指責,訓斥,或說他笨,
弄得孩子不知所措提不起精神來。
更不能動不動就打罵,
孩子總是膽戰心驚或琴聲夾著哭聲是彈不好琴的。

五、一般老師不主張預習。
(這部分我倒是會看孩子學習狀況而定
如果老師指派的曲子已經非常熟練
並不反對預習)
初學階段為了趕進度而超前預習,弊多利少。因為各種技術是一點一點加入的。家長不明白,預習難免出錯。俗話說“不怕慢,就怕錯”。應該緊跟老師的步驟,扎扎實實地學習。

六、不要打“疲勞戰”。練習時要精神集中,非常認真。一次最多1小時,如果時間多可以分散練習,
長時間練習易使孩子疲勞,注意力分散,效果會不好。

七、不要另外教一套,懂一點音樂的家長對孩子練琴是有利的,但也要防止一意孤行。

八、不要光彈不聽。認為聽錄音耽誤練習時間,其實這是片面的,
現在市面上各種教學片很多,
聽得不夠的兒童將缺乏樂感,練琴休息時聽聽錄音,
能調節情緒,更利於練習。

九、不要“遙控指揮”。如果孩子小家長應在邊上陪著,
要有練琴的氣氛,
有的家長一邊做事一邊指揮:怎麼沒聲音了,再來一遍等等。當然陪練也是初學階段。

十、不要放任自流。三天打漁,兩天曬網,想起來就練一下,
不想練就隨他去,要規定一個固定的練琴時間,
使孩子心理上有準備。持之以恆,必有所獲。



http://tw.babelfish.yahoo.com/translate_url?doit=done&tt=url&trurl=http%3A%2F%2Fwww.emus.cn%2F%3F7318%2Fspacelist-blog.html&lp=zh_zt&.intl=tw&fr=yfp

3 則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