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08-11

擔任鋼琴評審的五四三

de69030fc713d58b01c08acd2e91b706
這陣子真的忙昏頭
累積好多文章和信件沒處理
請學生和家長們再等等我吧   9c49b77c0f47c8c967288e5b97656926  

還想跟大家分享遊記
和前陣子與記者聊聊的音樂資優鑑定入學呢
但時間實在有限
今天先來寫鋼琴評審的五四三
已經好久沒認真紀錄擔任評審的甘苦談了

這次評了快七小時的鋼琴比賽
聽到耳朵都快失去功能
大餅怕我太辛苦一直希望我別答應
所以只好推掉全場
選台北區古典鋼琴獨奏比賽國小五年級以上到大專青年組這時段
當評審原本就是去當"義工"
除了得將原本排滿要上課的學生調開外
還得久坐+聚精會神
麻煩和痛苦真的不少啊

每次評審都會有很多感觸
這次評到有點想哭
也有感動、欣賞、跟焦躁
只能說
鋼琴真的很殘酷
大家初學時不會差太多
但兩三年後差距是越拉越大啊
鋼琴比賽評審  
想哭的點是寫評語寫到手痠痛
要我不寫忍不住
有些想法還是想跟參賽者們分享
但是我隔天還得練琴d3a2671112af99efd78f3d270b026287  
這次參與評審是暑假期間人數最多最盛大的鋼琴比賽
光台北區國小高年級組就得評一個多小時
參賽人數很多
主辦單位很貼心準備咖啡和水
多麼重要啊
不然評審們怎麼撐得下
評審們必須腦袋清楚
才能讓自己維持在一個客觀的基礎點上打分數

依舊看到幾位參賽者還是小孩穿"大鞋"
彈奏自己根本負荷不了的曲子
下真的不知道該如何給分
演奏詮釋不是隨性自己高興怎麼彈就彈
而是要在前一兩分鐘就要吸引評審注意
高度的渲染力是需要的
不然如何在眾多比賽選手中脫穎而出
當然有些參賽者不錯
聽得出他們對音樂有自己的感覺與想法
但是不知道如何去彈出自己想要呈現的模樣
有時候手的施力點差這麼一點點
聲音就完全不一樣
有時候改變一點點思考模式
句子就變的完整
音色上的觸鍵方式
聲部上的立體感與平衡如何聽更好
我只好盡可能將想法寫在評語裡
希望對他們日後練琴有些幫助

這次整體素質比以往
成績由最高和最低分去掉平均計算
分數的落差和公平性就比較沒問題
報名人數多相對競爭就激烈
在這也恭喜前三名參賽者符合國際大賽資格
可以參與捷克和美國所舉辦的國際大賽喔

另外還是跟學生和家長們分享一下比賽該注意的幾點
<1>選擇適合學生程度的鋼琴比賽曲
要適合學生的程度這樣才能駕馭完整發揮曲子
萬一選了一首超過程度太多的曲子
不只學生練得辛苦
曲子彈得七零八落
千萬別期待會有高分出現
這種情況常在音樂發表會和比賽發生
彈琴不是發出聲音彈出音符而已
演奏一首符合程度的曲子
太重要了
不要只是為了曲目看起來好看

<2>彈奏拍子普遍不夠嚴謹
這部分有時候是參賽者太緊張所導致
情緒會影響到演奏
但是有些是因為平時練琴時節奏部分不夠嚴謹
或指導老師沒有嚴格要求而導致
平時應該多給學生訓練音樂基礎能力
節奏感音感都很重要

<3>多注意基本功訓練好提升彈奏技巧
不管是音色、觸鍵和樂句處理細膩度
基本的技巧和手指獨立性甚至是手腕的運用
平時就應該要勤於練習
演奏時就該投入專注
適度的肢體動作是需要的可別當機器人
想要在鋼琴比賽時有好表現得到好名次
你需要扎實的練習
有效率且仔細的訓練
有些學生只想彈考試曲子
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
往往準備了考試但是鋼琴程度卻停滯不前
這樣拿到獎盃並不代表什麼

<4>曲子的音樂詮釋不夠
多鼓勵學生聽音樂並參加音樂活動
還有藝文賞析和看書都很重要
沒有感受力怎會有音樂性
請記得
音樂終究來自於人性
音樂的根本是熱情與美感
學琴的必需
是紀律與邏輯
只要具感染性
它就有意義

一直以來我希望學生在我的鋼琴課裡
學到的不只是演奏技巧和彈奏音樂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也希望可以帶給學生和家長們學習音樂的正確觀念

大家好好努力吧  8fb3f1b8e00c036a2eafc72820031501
加油加油  
下半年陸續會有學生們參加鋼琴比賽
期待他們有不錯的表現
暑假請別浪費掉
趕快練琴吧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