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09-08

準備鋼琴比賽的訣竅

1eba8676e8900de3441e8f0c1efaba6a   
Christy老師前陣子才從美國和加拿大充電回來,
有一陣子沒來灌溉pianoforte這園地,
趕快利用這空檔跟大家分享一下

前幾天擔任鋼琴比賽評審感想。
在國外期間因為上網不方便,
請來信的學生和家長們稍等,
我今天應該就可以回覆完畢喔!
這次的評審邀約是在加拿大時才敲定,
所以一回到台灣行程緊湊啊!

主辦單位非常用心,
評審素質相當不錯,
大家在給分評斷上落差不大,
是場評分愉快的鋼琴比賽。
雖然評審過程一樣辛苦,
聽到耳朵都快失去功能,
不過當評審原本就是去當"義工",
呵呵!
除了得將原本排滿要上課的學生調開外,
還得久坐+聚精會神,
不過有的孩子彈的真不錯,
感受的到指導老師非常用心,
看他們盡全力表現,那種可愛專注的表情,
讓我好感動也會心一笑!

IMG_4548[1]  
每一次評審都會有很多感觸,
有感動、欣賞、跟焦躁。
只能說,
鋼琴真的很殘酷啊!
有些孩子是熟面孔,
去年也曾聽過幾個孩子彈,
沒想到經過一年後有的進步了,
有的卻還是老樣子,
兩三年後差距一定是越拉越大啊!
擔任評審時,
我總希望在評語單上竭盡所能把我的想法和建議寫完,
手雖然痠痛,
要我不寫還真忍不住,
有些想法還是想跟參賽者們分享。
擔任評審並不容易,
必須腦袋清楚,
才能讓自己維持在一個客觀的基礎點上打分數。

依舊看到幾位參賽者還是小孩穿"大鞋",
彈奏自己負荷不了的曲子,
尤其是學齡前和低年級以及青年組最常見。
彈奏超過自己能力的曲子,
不但彈不出曲子該有的完整性,
練那麼辛苦也得不到高分。
建議指導老師應該要了解學生程度,
安排適合的曲目讓學生練習,
這才是參加比賽正確的準備方向。
演奏詮釋不是隨性自己高興怎麼彈就彈,
而是要在前一兩分鐘就要吸引評審注意。
高度的渲染力是需要的,
不然如何在眾多比賽選手中脫穎而出呢!
當然有些參賽者不錯,
聽得出他們對音樂有自己的感覺與想法,
但是感覺得到他不知道如何去彈出自己想要呈現的模樣。
有時候手的施力點差這麼一點點,
聲音就完全不一樣,
有時候改變一點點想法,
樂句就變的完整。
音色上的觸鍵處理方式,
聲部上的立體感與平衡如何聽更好,
我只好盡可能將想法寫在評語裡,
希望對他們日後練琴有些幫助!
這次整體素質比以往好,
成績由最高和最低分去掉平均計算,
分數的落差和公平性就比較沒問題囉!

另外還是跟學生和家長們分享一下比賽該注意的幾點:
<1>選擇適合學生程度的鋼琴比賽曲
要適合學生的程度這樣才能駕馭完整發揮曲子。
萬一選了一首超過程度太多的曲子,
不只學生練得辛苦,
曲子彈得七零八落,
千萬別期待會有高分出現。
這種情況常在音樂發表會和比賽發生,
一曲多用,但是否有進步?
這考驗指導老師的功力。
彈琴不是發出聲音彈出音符而已,
演奏一首符合程度的曲子太重要了!
不要只是為了曲目看起來好看!
<2>彈奏拍子普遍不夠嚴謹
這部分有時候是參賽者太緊張所導致,
情緒會影響到演奏,
但是有些是因為平時練琴時節奏部分不夠嚴謹,
或指導老師沒有嚴格要求而導致!
平時應該多給學生訓練音樂基礎能力,
節奏感以及音感都很重要。
<3>把基本功訓練好提升演奏技巧
基本的技巧和手指獨立性甚至是手腕的運用,
平時就應該要勤於練習。
演奏絕對不是只有彈出音符,
不僅要投入專注也要有音色、觸鍵和樂句處理細膩度,
適度的肢體動作是需要的,
可別當機器人啊!
<4>曲子的音樂詮釋不夠
多鼓勵學生聽音樂並參加音樂活動,
還有藝文賞析和看書都很重要。
沒有感受力怎會有音樂性?
請記得,
音樂終究來自於人性,
音樂的根本就是熱情與美感,
學琴的更需要紀律與邏輯,
只要具感染性,
它就有意義。
想要在鋼琴比賽時有好表現得到好名次,
你需要扎實的練習,
有效率且仔細的訓練,
有些學生只想彈考試曲子,
這種觀念是不正確的喔!
往往準備了考試但是鋼琴程度卻停滯不前,
這樣拿到獎盃並不代表什麼。

一直以來我希望學生在我的鋼琴課裡,
學到的不只是演奏技巧和彈奏音樂帶來的快樂與成就感,
也希望可以帶給學生和家長們學習音樂的正確觀念。
其他的絢爛包裝或花言巧語,
那些是不會出現在我的課堂裡的喔!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