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天收到了家長詢問學琴的訊息,
聊到了她孩子學琴的坎坷歷程😔,
除了驚訝也難過,
坊間的師資真的參差不齊!
難怪有人說:「給孩子找一個合適的鋼琴老師比找對象還要難」!
能否遇到合適的鋼琴老師,
可以說是機緣和命運的安排啊!
老師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
尤其是鋼琴教學這種「一對一」模式,
老師除了要有專業能力,
也要能因材施教,堅持原則和獎賞分明
該給的上課規矩以及練琴習慣,
最好能盡快協助孩子建立,
也需要讓家長知道如何輔助孩子學琴,
尤其是下課後,
都需要跟家長做良好的互動,
讓家長確實了解孩子的學習狀況。
(要是有緣遇到這樣的老師,請務必珍惜😄)
下面這篇文章跟大家分享,
祝福「尋師」的家長順利找到合適的老師,
已經有良師指導的人,
請好好珍惜善待你的老師,
畢竟茫茫人海中能找到合適的老師,
是非常不容易的事啊!
往往之後回顧音樂學習之旅就能明白,
在孩子成長路上能有位好老師相伴,
是件最幸運的事了!!
————————————————————
人類之間的奇妙「磁場」註定了有些人能成為密友,
有些人是天生的仇家,
所以老師跟學生之間「磁場」的重要性不言而喻。
即便「磁場」到位了,
也只是成功配對了50%,
剩下的50%就是傳說中的漫長「磨合期」,
運氣好的磨合到70%算是成功「配對」,
運氣不好的各種問題雞飛狗跳、不歡而散。
比如有些鋼琴老師,
空有一身好琴技,也教了好多年,
但是學生來了又走,
你也不能說他沒有教學經驗,
也不能說跟學生之間缺少「磁場」,
總之就是熬不過「磨合期」。
所以鋼琴老師與學生如何愉快的「匹配」,這裡總結了一套公式:
磁場 > 需求對等 > 表達能力 ≥ 教學經驗 ≥ 演奏水準
很多人不理解,
鋼琴老師難道不應該最先擁有一定的演奏水準嗎?
是的,作為一名專業的鋼琴老師演奏水準是非常重要的。
但是如果你們的「磁場」不到位,
需求不對等,
那老師多厲害也沒有用。
一個孩子願不願意聽從某一位老師的指教,
與某一位老師願不願意對付出耐心,
是對等的。
老師無論多厲害,
學生無論多有天賦,
相看兩生厭也是白搭。
所以說老師能把學生帶到多遠才是第一重要的因素。
(前提是老師必須要有過硬的專業知識)
而「教」與「學」之間更是會產生一種奇妙的激勵機制,「磁場」的匹配一旦成功,
會為教育者與被教育者雙方帶來無限靈感,
並且相互啟發、共同成長。
當然「磁場」的匹配並非永恆不變的,人會變,孩子會長大,
兩個有趣的靈魂需要互相成就、
共同進步,才能永久的磨合下去。
「需求對等」可以說是最容易被忽略的一項「匹配」。
經常聽到家長的投訴:「老師的進度太慢了,我們希望快點考級,老師非要再打兩年基礎」。
也有來自同行的抱怨:「某某家長非要逼著孩子考級,教學計畫總是被打亂,感覺快要教不下去了」。
這就是如今非常典型的「需求不對等」,
老師與學生沒有達成一致的學習預期,
老師覺得在為學生好,而老師認為的「好」卻並不是學生期待的那種「好」。
當「磁場」和「需求對等」都匹配了,之後就是「表達能力&教學經驗」。
任何與教學有關,都離不開表達能力,而表達能力代表著知識能否傳遞到位。
知識的傳遞需要化繁為簡的語言表達、生動形象的示範、恰到好處的類比,
以及娓娓道來的敘事能力。而教學經驗就是針對每一位孩子的不同而作出教學調整,
有經驗的老師會根據孩子的能力給予不同的訓練方式,
最終幫助孩子成長。
所以,要集合種種以上的條件才能算是找到合適的鋼琴老師。
寫了這麼多,
突然有點害怕以後沒人學鋼琴了,
畢竟合適的老師如此的難找。
From Jacky Lau老師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