學習鋼琴一定要成為鋼琴家嗎?
當然不是
技能的培養固然重要,
但是心靈上的撫慰更不能缺少,
尤其當工作不順心情不好的時候,
除了朋友的安慰和關心,
音樂是最快能進入你的內心,
安撫你的情緒。
“愛的迫降”裡的尹世理(女主角),
不是失眠時就會聽利正赫彈奏的鋼琴曲嗎?
(呵呵!沒想到韓劇能貼切的示範舉例)

不只如此,
學鋼琴的人還能以琴會友,
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也能拓展人際生活圈,
讓生活變得豐富又充滿樂趣。
今天分享這篇好文,
期盼大家都能成為精神世界裡最富有的人。
.............................................................................................................................
【如果不求孩子成為鋼琴家,要他學琴是為了什麼?】
●讓鋼琴成為一門興趣,更容易擁有幸福感
明代張岱有言:“人無癖,不可與交,以其與深情也。”
意思是:一個人如果沒有興趣愛好的話,
就不能和他深交,因為這樣的人大都是薄情。
這句話雖然有些以偏概全,
但也足以體現出擁有一門興趣愛好,對於一個人來說有多重要。
熱愛鋼琴的人,比一般人更容易快樂。
因為鋼琴是一門樂器,也是一項興趣愛好。
學習鋼琴的人,可以同時擁有“物質”和“精神”兩個世界,
正因為如此,他們所享受的快樂也成雙倍。
在當代社會,人們對於物質的追求無窮無盡,
而追求精神世界富有的人,越來越少。
但是精神世界的富有,
可以彌補物質上的缺失和不足。
就像“交響樂之父”海頓所說,
每當夜晚坐在這架鋼琴面前時,世上最富有的國王也沒有他幸福。
●學鋼琴可以解憂去壓
生活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或多或少都有遇到一些困難挫折或者會面臨一些壓力。
當他們在物質世界遭遇挫折和困難的時候,會彈鋼琴的人,
可以暫時逃開殘酷的現實世界,
沉浸在音樂世界裡重新找到快樂和意義。
鋼琴是一種可以抒發心情的媒介,在人們彈奏的時候,通過手指與鍵盤的觸碰,
他們可以在音樂裡找到自己對音符的期待。
而此時鋼琴散發出的美妙聲音,都是在與自己此時的心情熱烈相擁。
有人說,鋼琴就好像是一台會說話的機器,
可以隨時隨地的跟你聊天,給你想要的回應。
只要你需要它,它就一定會在,並且你不用擔心彼此是否會產生誤解,
因為它就是另一個你。
●彈鋼琴可以治癒內心的傷痛
心理學家說“如果有朋友心情不好,你的擁抱或者陪伴,
會比任何一種勸解都來的更有效、更治癒。”而鋼琴恰恰就是這樣的一種存在。
當你遇到工作不順,或者是失戀等傷心事,心情不好的時候,
鋼琴都能以最直截了當的方式,進入你的內心,
去安慰你、關心你、安撫你的情緒,讓你可以迅速調節自己的內心,
以冷靜理智的狀態,去面對眼前的問題、解決問題,
進而重新燃起對生活的熱情。
●學鋼琴可以讓人更加獨立自主
在這個世界上,每個人都是獨立的個體,
他們各自有各自生活的精彩和樂趣,也有各自想要做的事情。
想要成為一個獨立、優秀且有魅力的人,就不能一直生活在依賴中。
學鋼琴的人,在兒時,父母忙於生活的時候,
可以在鋼琴的世界裡自我摸索、獲取進步;
在長大後,另一半為工作奔波時,
可以用鋼琴填補內心的孤單和寂寞;
在年老時,
孩子們為了夢想踏出家門時,
可以用音樂充實漫長的歲月。
這樣不僅能夠讓鋼琴技藝得以精進,
還能給自己和家人留出各自的生活空間。
更重要的是,學鋼琴的人還能以琴會友,找到與自己志同道合的朋友,
和他們一起以鋼琴論生活和人生觀,
讓生活變得豐富多彩又充滿樂趣。
●學琴的人可以用琴聲道出思念
人生的大門,開開關關,不同的人進進出出。
當有新的人進來時,就有其他人離開。
我們無力阻止別人的離開,
但是可以用自己的方式去紀念他們,
以及那段刻在心頭的快樂時光。
此時鋼琴就不只是一種樂器,
而是一種傳遞思念和紀念的方式,
用自己的“聲音”和曲調,
“唱”出彈琴者的心底思緒和不舍。
學鋼琴,不只是讓人多了一項異於常人的技能,
也不是讓所學之人能在鋼琴上取得多大的成就、多麼深的造詣,
更不在於他們能用鋼琴在未來賺取多麼豐厚的家底。
而是在於鋼琴亦師亦友,亦是內心最深處的自己,
能在傷心難過時療愈內心,在迷茫錯亂時,保持初心;
在面對壓力時,舒緩內心的緊張;
在物質世界中盲目前進時,
能清晰認識和瞭解自己!
文章出自網路文章"kknews.cc"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